打造黄河文化新高地的区域方略研究The Regional Strategy for Creating a New Highland of the Yellow River Culture
荣海生,李庆华,吴光炜,侯陶然
摘要(Abstract):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体系形成的源头,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特征。为构建多元纷呈、和谐相容黄河文化彰显区,菏泽市提出了打造黄河文化新高地的区域发展方略。通过在黄河文化理论研究、黄河文化创作、黄河文化展示、黄河文化产业等方面实现突破,把黄河文化转化为新质生产力,为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菏泽方案。
关键词(KeyWords): 黄河文化;创新高地;文化展示;文化产业
基金项目(Foundation): 2024年菏泽市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24-ZDWT-01)
作者(Author): 荣海生,李庆华,吴光炜,侯陶然
DOI: 10.16393/j.cnki.37-1436/z.2024.06.018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EB/OL].(2021-10-09)[2024-09-18].https://www.gov.cn/zhengce/2021-10/08/content_5641438.htm.
- [2]徐吉军.论黄河文化的概念与黄河文化区的划分[J].浙江学刊,1999(6):134-139.
- [3][10]田宝祥.黄河文化的多元特质与一体意识[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23(4):153-160.
- [4][6]燕生东,张溯.山东黄河文化的内涵、特点与价值[J].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4):77-83.
- [5]习近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2019-09-18)[M]//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194.
- [7]卜风贤.从大禹治水到瓠子塞决:古代黄河治理中的科技力量[N].团结报,2020-04-30(6).
- [8]侯全亮.中华民族的黄河治理史[J].炎黄春秋,2022(3):59-64.
- [9]董莉莉.历史名人题材景观化展现手法探析:以永川望贤公园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657-6660.
- [11]张占仓.黄河文化的主要特征与时代价值[J].中原文化研究,2021,9(6):86-91.
- [12]吴鲁文.突破菏泽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策略研究[J].菏泽学院学报,2021,43(3):17-21.
- [13]李梦华.鲁西南“担经”艺术[J].文艺争鸣,2011(10):131-134.
- [14][16]菏泽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菏泽调查队.2023年菏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24-04-12)[2024-09-16].http://www.tjcn.org/tjgb/15sd/37783.html.
- [15]张啸,张品,张浩超.让文化根脉闪耀璀璨的时代光芒:以文化体验廊道“菏泽模式”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EB/OL].(2023-11-03)[2024-09-18].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5166334.
- [17]季福田.菏泽市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J].菏泽学院学报,2022,44(3):36-43.
- [18]菏泽市文化和旅游局.菏泽发布“非遗”地图[EB/OL].(2024-08-16)[2024-09-18].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7506479910386094&wfr=spider&for=pc.
- [19]菏泽市文化和旅游局.菏泽市级及以上“非遗”项目名录[EB/OL].(2024-03-14)[2024-09-18].http://whly.heze.gov.cn/2c908088819842f701819a25e5c4001d/1595227622172786688.html.
- [20]李西香,王鹏.山东省黄河文化的内涵与保护传承路径[J].滨州学院学报,2022(5):58-62.
- ①文化圈层理论认为文化传播是多元化的,具有不同文化层次。魏向魁在2024年第4期《水文化》期刊发表《从文化的定义入手看黄河文化》一文,把黄河文化分为理念层、制度层、行为层、艺术层四圈层结构,本文在四圈层结构的基础上补充了器物层、科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