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问题的再思考——为联合国将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30周年而作Reconsider the Problem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彭珂珊
摘要(Abstract):
从不同角度分析了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良化的关系,研究了经济发展中我国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环境恶化形成的深层次原因,提出了加强环境保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KeyWords): 经济;生态环境;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200001-86-05中部分内容
作者(Author): 彭珂珊
DOI: 10.16393/j.cnki.37-1436/z.2002.02.005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黄胜利,胡金明.我国人口与生态压力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10(1) :34~37.
- [2]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0中国环境状况公报[R].环境保护,2001,(7) :3~9.
- [3] 彭珂珊.干旱是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受损的关键因素[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2,(1) :26~37.
- [4] 彭珂珊.我国西部的生态问题与退耕还林(草)[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1,22(1) :100~107.
- [5] 彭珂珊.抗御洪涝灾害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强化措施[J].湖北社会科学,1999,(5) :28~83.
- [6] 彭珂珊.21世纪中国水资源危机警钟急鸣[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0,(5) :13~15.
- [7] 彭珂珊.我国土壤锓蚀状况与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0,23(2) :211~216.
- [8] 彭珂珊.西部沙尘暴与沙漠化问题探讨[J].林业调查研究,2001,26(4) :49~53.
- [9] 彭珂珊.中国西部退耕还林(草)面临的新问题再思考[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1,27(3) :72~77.
- [10] 彭珂珊.跨世纪中国森林资源的主要灾害问题与对策分析[J].新疆环境保护,1996,18(1) :18~29.
- [11] 彭珂珊.中国西部草地灾害类型及致灾原因与防治对策[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4,20(4) :48~57.
- [12] 彭珂珊.西部山青水绿,重在退耕还林[J].林业调查规划,2001,(3) :30~39.
- [13] 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 544.
- [14] 彭珂珊.中国人口、土地、灾害问题与持续发展[J].生态经济,2000,(5) :1~4.
- [15] 彭珂珊.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与逆转对策[J].江西师大学报(自然版),1994,(2) :67~77.
- [16] 彭珂珊.中国火灾态势分析[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版),1995,(4) :56~62.
- [17] 彭珂珊.中国水土流失的基本概况及其综合治理[J].天水师院学报(哲社版),2001,(1) :47~52.
- [18] 彭珂珊.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抗灾与防灾对策[J].常州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99,(1) :36~43.
- [19] 莫测辉.城市污泥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J].农业环境保护,2001,20,(4) :273~276.
- [20] 王志富.警惕,水荒![J].中国科技月报,2000,(4) :35~38.
- [21] 张坤民.中国的环境战略及展望[J].生态经济,2000,(3) :1~5.
- [22] 彭珂珊.跨世纪人口压力对中国生态环境影响分析[J].西北人口,1996,16(1) :26~31.
- [23] 彭珂珊.21世纪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难点与走出困境的思考[J].中州学刊,1999,(3) :26~40.
- [24] 彭珂珊.对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口问题的透视[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1995,(2) :90~94.
- [25] 彭珂珊.中国土地环境面临的问题与保护对策[J].国土经济,1993,(2) :23~30.
- [26] 彭珂珊.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及特点分析[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版),2000,(3) :59~65.
- [27] 张世秋.评析中国现行环境保护投资体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2) :106~111.
- [28]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2000年中国农业统计资料[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283~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