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水浒》鲁莽英雄形象评点看晚明士人的英雄观Discussing on the Late Ming Dynasty Scholars' Hero View from the Criticism of Reckless Hero Image in Water Margin
游丽萍,涂秀虹
摘要(Abstract):
人物形象评点是《水浒》评点最精彩的内容,在诸多光彩四溢的英雄形象中,鲁智深、武松、李逵这三位鲁莽英雄形象最为晚明评点者所称道。晚明士人对三位鲁莽英雄的评点呈现出独特的审美趣味和价值判断,从而表现了晚明人文思潮影响下士人独具时代内涵的英雄观。
关键词(KeyWords): 《水浒》评点;鲁莽英雄形象;晚明人文思潮;英雄观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游丽萍,涂秀虹
DOI: 10.16393/j.cnki.37-1436/z.2014.04.007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陈洪,孙勇进.武松:漫说水浒[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 [2]金圣叹批改贯华堂原本水浒传:册一:卷三[M].刘半农藏本.影印本.上海:中华书局,1934(民国二十三年).
- [3]石麟.集体意识与个体意识的分别体现——中国古代小说评点人物论扫描之一[J].扬州大学学报,2006,(4).
- [4](清)汤斌.汤子遗书[M].范志亭,范哲,辑校.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
- [5](明)李贽.焚书:卷一[M].北京:中华书局,1975.
- [6]陈宝良.明朝人的英雄豪杰观[J].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2001,(10).
- [7]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 [8]王鸿泰.三言二拍的精神史研究[M].台北:台湾出版委员会,1994.
- 1 关于容与堂本与袁无涯本的评点者,署名李卓吾,前人称之为叶昼之托名,但李卓吾确曾评点水浒,叶昼也必然受李卓吾之影响,因此,不妨把李卓吾看作“共名”,本文不作辨析,为行文方便,以下把容与堂本和袁无涯本的评点者统称之李卓吾。
- 2 本文关于水浒英雄的评语出自以下版本:容与堂本《李卓吾批评忠义水浒传》,《古本小说集成》影印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袁无涯本《出像评点忠义水浒全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金圣叹批改贯华堂原本水浒传》(影印本),上海中华书局据刘半农藏本影印,民国23年。下文不一一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