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学院学报

1996, (01) 53-40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引入竞争机制 改善高校学生管理

李留银

摘要(Abstract):

<正> 在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形成了以“统”和“包”为特征的办学模式。国家统拨经费,统一招生,统一培养规格,使用统编教材,毕业生统一分配。学生一入高校就由国家包吃、包住、包医疗、包毕业、包分配,学生变成了学校的“五包户”。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手里有了“铁饭碗”,比较容易形成依赖思想和安全感,使他们缺乏学习热情,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开拓创新精神。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高等教育体制也必然要改革,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如何逐步建立起能够适应社会对专门人才需要的有效机制,把竞争机制引入高等学校,具有重大意义。毫无疑问,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也必须在学生管理中引进竞争机制。在学生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使教育事业日益富有生机和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竞争中提高素质,发展自己,完善自己,更好地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关键词(KeyWords):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李留银

DOI: 10.16393/j.cnki.37-1436/z.1996.01.019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