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媒体时代提升高校“微心理”育人质量的路径研究The Ways of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Micro-psychology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Era of Micro Media
钱圆圆,金艾裙
摘要(Abstract):
“微时代”视阈下,信息的生产传播渠道、人际沟通模式和话语表现形式都发生了深刻的改变,心理健康教育呈现出环境泛娱乐化、教育内容去中心化、参与主体隐匿化等一系列新特征和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新场域、新载体、新理念和新转向等新机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微媒体赋予的便利条件开展微心理教育,通过不断加强思想引领,夯实队伍建设,创新教育手段,完善伦理标准等融合路径,促进微媒体与心理健康教育联合育人。
关键词(KeyWords): 微媒体时代;微心理;提升路径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安徽工程大学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项目(X010000235);; 安徽工程大学2021年研究生质量工程项目(2021jyxm012)
作者(Author): 钱圆圆,金艾裙
DOI: 10.16393/j.cnki.37-1436/z.2022.03.018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胡剑.微传播视域下媒体伦理治理制度构建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1):43-54.
- [2]刘康.“去中心化—再中心化”传播环境下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面临的双重困境及建构路径[J].中国青年研究,2019(5):102-109.
- [3]梁凯昕.微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媒体的应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1,37(11):9-10.
- [4]田丰,李夏青.网络时代青年社会交往的关系类型演进及表现形式[J].中国青年研究,2021(3):28-37.
- [5]苗祥波.融入思政课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分析[J].继续教育研究,2021(10):87-89.
- [6]孙茂泉,范天宝.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中的伦理困境及对策[J].青少年学刊,2015(3):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