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汉早期剧作感伤意识成因探微
韩素玲
摘要(Abstract):
<正> 二十年代的青年田汉,集野气,血性、深沉的哀惋和本能的躁动于一身,用自己怦怦的心跳敲着那面艺术的罗鼓,赤诚地、执著地跋涉在中国话剧领域的荒原上,以其心的体验、肉的感应和灵的直觉写下了一首首动人的悲剧诗,痴人说梦般地向人们倾倒着一腔纯真、鲜亮的青春之血,走向喧嚣纷乱的社会现实,走进时人心灵的纵深地带。他的早期剧作就像一盘忠诚的历史录音带,客观而真实地记录着青年田汉艺术追求过程中的苦闷、感伤、思索和期冀。 在为期不长的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田汉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在田汉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创作生涯中,他二十年代的早期剧作是其一生近百部剧作(含电影剧本在内)中最有争议的部分;而在对其早期剧作的纷乱争议中,他早期剧作所普遍表现出来的感伤色彩又是导致评论界争执不休的焦点。 没有必要否认田汉早期剧作中的确为一层浓厚的感伤之雾所笼罩。直到今天,我们翻开那尘封的剧本,仍可从字里行间清晰地感受到这一点。但是,现在的我们已不会再去简单地附合剧作者自己那近乎苛
关键词(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韩素玲
DOI: 10.16393/j.cnki.37-1436/z.1996.01.007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①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转引自魏绍馨著《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浙江大学出版社1988版,第77页.
- ② 鲁迅:《狂人日记》,见《鲁迅全集》第一卷第422页.
- ③ 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集序》.
- ④ ⑤ 谭桂林:《希望在审美向自身的回归》见山师大学报增刊《现代作家研究述评》.
- ⑥ 曹禺:《雷雨一序》.
- ⑦ 《外国现代剧作家论剧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版.第3页.
- ⑧ 曹禺:《雷雨一序》.
- ⑨ 田汉:《回乡的滋味》.
- ⑩ 田汉:《自梅之园的内外》.
- ⑾田汉:《从悲哀的国里来》.
- ⑿胡适:《易卜生主义》,见《新青年》1919年8月15日发行4卷6号.
- ⒀王庆生主编《文艺创作知识辞典》,长江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一版.
- ⒁田汉:《新罗曼主义及其它》,见《少年中国》1卷2期(1920年6月).
- ⒂沈雁冰:《欧美新文学最近之趋势书后》,见《东方杂志》17卷18号(1920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