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台湾乡土文学思潮——兼与同时期大陆乡土文学的比较
侯长振
摘要(Abstract):
台湾乡土文学是台湾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其概念与内涵也几经变化。文章选取台湾20世纪20、30年代的"乡土文学"思潮为研究对象,界定"乡土文学"的概念,梳理其发展历程,并与同时期的大陆"乡土文学"进行比较,希望回归历史现场,在界定与对比中获得某些发现,以期重新认识那段文学史。
关键词(KeyWords): 乡土文学;台湾文学;乡土小说;比较研究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侯长振
DOI: 10.16393/j.cnki.37-1436/z.2008.03.008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古继堂.台湾小说发展史[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9.
- [2]杨匡汉.中国文化中的台湾文学[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
- [3]王拓.是“现实主义”文学,不是“乡土文学”[G]//乡土文学讨论集.台北:远景出版事业公司,1978.
- [4]王拓.乡土文学与现实主义[G]//乡土文学讨论集.台北:远景出版事业公司,1978.
- [5]杨青矗.什么是健康的文学?[G]//乡土文学讨论集.台北:远景出版事业公司,1978.
- [6]尉天骢.乡土文学与民族精神[G]//乡土文学讨论集.台北:远景出版事业公司,1978.
- [7]周建华.疏离中的恒定——五十年代台湾乡土文学创作基本特征[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4).
- [8]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M]//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