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冲形象再解读——从林冲缘何不杀高俅说起A Reinterpretation of the Image of Lin Chong——From the Reason Why Lin Chong Didn't Kill Gao Qiu
杨大忠
摘要(Abstract):
高俅是林冲不共戴天的仇人,但当复仇机会摆在眼前的时候,林冲却选择了放弃,这与梁山好汉的行事特征不符。施耐庵的这种安排,一方面是因为他笔下的林冲,骨子里有着浓厚的"招安"思想;另一方面,由于施耐庵存在着反女性的价值观,他很难安排林冲为了一个女人而放弃梁山"招安"大业;同时,为了照顾大局,推动《水浒传》故事情节的发展,施耐庵也不得不安排林冲放弃复仇这一似乎不合常理的情节。把林冲想当然地想象成彻底反抗朝廷的斗士,是不能令人苟同的。
关键词(KeyWords): 林冲;高俅;招安;反女性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杨大忠
DOI: 10.16393/j.cnki.37-1436/z.2016.01.002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齐裕焜.《水浒传》不同繁本之比较[J].中国典籍与文化,2011(1):53-62.
- [2]周书文.论林冲的性格转化描写[J].水浒争鸣,1984(3):34-39.
- [3]肖红兵.论林冲的“忍”[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0(4):87-90.
- [4]陈英.马超和林冲的悲剧形象分析[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4):32-36.
- [5]张恨水.水浒人物论赞第[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10).
- [6]杨闻宇.漫议林冲[J].中国作家别解古典小说——悟谈《水浒传》[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8,(100).
- [7]马幼垣.水浒人物之最[M].上海:三联书店,2006.
- [8]魏文哲.论林冲休妻[J].古典文学知识,2009(3):33-37.
- [9]张旭、郝旭星.《水浒传》林冲人物形象分析[J].剑南文学,2011(11):55-59.
- [10]魏崇心.《水浒传》——一个反女性的文本[J].明清小说研究,1997(4):97-102.
- [11]唐月琴.《水浒传》的妇女观及其表现[J].广西社会科学,2008(9):58-62.
- [12]单长江.农民革命的同路人,招安路线的拥护者——杨志及其形象的社会意义[J].水浒争鸣,2009(11):55-58.
- 1容与堂本《水浒传》中根本没有写到林冲见到高俅时的反应,后出的袁无涯本中仅有一句“林冲、杨志怒目而视,有欲要发作之色”。各见容与堂本与袁无涯本第八十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