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何是经典和史诗?——《水浒传》对于忠义伦理的横议Why is it Classic and Epic?——On the Radical Statement of Loyalty Ethics in The Water Margin
宋铮
摘要(Abstract):
孟子认为,"横议"是"处士"不受伦理道德约束的言说。但在金圣叹这里,横议却被提升为"文学何以存在"的命题,是文学通向经史的品格与方式。横议论认为,文人著书是对天子著经、圣人著史的呼应和补充。文学由于能够横议经史而获得了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地位。文学应当发挥横议经史的作用,达到破道与破治的效果。忠义是《水浒传》的核心伦理信条,也是主人公的精神支柱。但是,忠义本身不仅存在伦理冲突的问题,而且还难以摆脱被异化的轨迹。《水浒传》告诉我们,一方面,忠义已经从形而上的理念被幻化为彼岸的宗教;另一方面,统治阶级又不断推出"正史忠义传",赋予其伦理历史的正当性。从而给宋江等人造成"思与史"的多重思想禁锢。《水浒传》以悲剧手法实现横议封建忠义伦理的目的,在精神实质和精神历程的意义上表达了对于民众生命存在的关怀,完成了再造经典和史诗的使命。
关键词(KeyWords): 水浒传;忠义伦理;横议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5M571325);; 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L14DZW017);; 东南大学道德发展研究院“道德国情研究”2018年度招标课题
作者(Author): 宋铮
DOI: 10.16393/j.cnki.37-1436/z.2018.03.001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竺洪波.《水浒传》与小说的经典化和学术化[J].文艺理论研究,2008:117-123.
- [2]孙一珍.《水浒传》主题辨[J].文艺研究,1979:118.
- [3]叶朗.中国小说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26.
- [4]朱一玄、刘毓枕.水浒传资料汇编[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
- [5]鲁迅.鲁迅全集(第9卷)[M].北京:同心出版社,2014:183.
- [6]宋铮.《水浒传》忠义伦理的悲剧精神[J].东南大学学报,2013(1):126-131.
- [7]施耐庵.水浒传[M].天都外臣序本.南京图书馆藏.
- [8]魏良弢.忠节的历史考察:先秦时期[J].南京大学学报,1994:3-6.
- [9]于民.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2.
- [10][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M].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 [11]金圣叹.金圣叹批评本水浒传[M].长沙:岳麓书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