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下司法情感与法适用的碰撞——非遗传承人获刑引发的思考The Collision between Judicial Emotion and Law Application under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Thinking Caused by Jaile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heritors
吉波涛
摘要(Abstract):
非遗传承人因传承技艺入罪获刑令人深思。司法应尊重社情民意,追求司法情感最大公约数与法本身公正的同时实现。非遗保护与许可管理本质与目的一致,传承非遗技艺出于公心且有公益性,是否可以刑法13条"但书"或赋予证书以许可效力进行出罪?司法社会治理职能应借助道德诚信进入和应用于审判而实现,应以司法公正引领社会公正。
关键词(KeyWords): 司法情感;刑法13条;许可效力;道德诚信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吉波涛
DOI: 10.16393/j.cnki.37-1436/z.2018.01.016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沈德咏.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立足司法职能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法院报,2017-4-20(001).
- [2]马效红.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适用新论[J].中国检察官,2017(18):33-36.
- [3]齐延平.论西塞罗理性主义自然法思想[J].法学论坛,2005(1):140-144.
- [4]储槐植,王永乐.再论我国刑法中犯罪概念的定量因素[J].法学研究,2000(2):34-43.
- [5]杨忠民,陈志军.刑法第13条“但书”的出罪功能及司法适用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70-80.
- (1)浙江非遗案后,文化部门为解私制火药之困,为周尔禄传承非遗技艺筹建了“药发木偶戏”传习所,并会同公安、安监建立工作机制:表演前传承人应事先向县非遗中心口头申请,由非遗中心向公安部门报备后,方可以购买原材料用于制作黑火药。参加澎湃新闻网http://www.thepaper.cn/news Detail_forward_1702100,2017年7月10日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