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势群体话语权缺失问题探讨Exploring on the Deletion of Discourse Right of Vulnerable Groups
赵雪
摘要(Abstract):
话语权是公民一项不可让渡与剥夺的权利。弱势群体之所以弱势,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社会权利表达不畅,由此导致占有主导地位的话语体系中少有弱势群体的声音。因此,促进弱势群体利益诉求的有序表达,是化解一些相关社会矛盾的关键。我们通过对弱势群体话语权缺失的原因展开分析与研究,试图为我国弱势群体话语权的缺失问题提供解决思路。
关键词(KeyWords): 话语权;弱势群体;利益;缺失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赵雪
DOI: 10.16393/j.cnki.37-1436/z.2012.04.027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朱镕基.政府工作报告:2002年3月5日在第几届人大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M].人民出版社,2002:32.
- [2]郑杭生,李迎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1).
- [3]沈红.中国贫困状况与贫困形势分析[J].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5).
- [4]杨善华.当代社会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76.
- [5]陈成文,彭国胜.在失衡的世界中失语—对农民工阶层丧失话语权的社会学分析[J].天府新论,2006,(5).
- [6]赵永振.科学发展观视域下弱势群体话语权问题探讨[J].前沿,2010,(8).
- [7]予建嵘.对信访制度改革争论的反思[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