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约定财产协议的法律适用困境与完善The Predicament and Perfection of the Legal Application of the Matrimonial Agreement on Property
梁超
摘要(Abstract):
夫妻约定财产协议在司法实务中的困境主要在于夫妻一方财产权益受侵害和民事交易稳定性受挑战,而症结在于夫妻约定财产协议定性模糊和法律规定混乱。夫妻约定财产协议是具有人身属性的财产法律关系属性,应由人身法中调整财产关系的法律来调整;在人身法不能调整时,可以参照适用财产法的一般规定。同时当前应具体明确司法适用规则,未来在民法典制定上,建议从宏观理论支撑、中观框架设置、微观内容补充三个层次予以完善。
关键词(KeyWords): 夫妻约定财产协议;夫妻财产权益;交易秩序
基金项目(Foundation): 2016年云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课题(201610673008)
作者(Author): 梁超
DOI: 10.16393/j.cnki.37-1436/z.2018.01.015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林秀雄.夫妻财产制之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187-188.
- [2]梁慧星.民法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169.
- [3]史尚宽.亲属法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341.
- [4]夏吟兰,薛宁兰.民法典之婚姻家庭编立法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211.
- [5]刘耀东.论基于夫妻财产制契约发生的不动产物权变动——非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解释路径[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6(03):41-51.
- [6]程啸.婚内财产分割协议、夫妻财产制契约的效力与不动产物权变动——“唐某诉李某某、唐某乙法定继承纠纷案”评释[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3):49-59.
- [7]姚辉.夫妻财产契约中的物权变动论[J].人民司法(案例),2015(14):14-18.
- [8]田韶华.婚姻领域内物权变动的法律适用[J].法学,2009(3):115-122.
- [9]许莉.夫妻财产归属之法律适用[J].法学,2007(12),48-54.
- [10]王利明.中国民法典学者建议稿及立法理由[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150.
- [11]赵万一.婚姻家庭法与民法典关系之我见——兼论《婚姻家庭法》在我国民法典中的实现[J].法学杂志,2016(09):9-25.
- [12]徐国栋.民法调整对象理论比较研究——兼论《民法通则》第2条的理论坐标和修改方向[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1):62-70.
- [13]何群.我国夫妻财产约定法律适用问题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13(04):16-19.
- [14]沈艺.我国夫妻约定财产制度研究[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3):46-51.
- (1)案件事实:朱某与袁某婚后感情不和,诉至法院请求离婚,原审法院作出(2014)舟定民初字第258号民事判决,准予双方离婚,但对坐落于舟山市定海区东湾新村3幢1单元502室的房屋未作处理。该房屋系朱某和袁某婚后共同申请购买的经济适用房,但仅登记在袁某名下,后双方在婚姻存续期间就该房屋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和独自处分权归袁某所有而达成《夫妻财产约定协议书》,同时次日还对该协议书进行公证。现朱某向法庭提起上诉,主张请求撤销双方签署的《夫妻财产约定协议书》。上诉人(朱某)诉称:《夫妻财产约定协议书》本质上为一份赠与合同,即上诉人将其对于涉诉房产的份额赠与被上诉人(袁某),同时双方未办理房屋过户的相关手续,涉诉房屋的所有权并未发生移转和变更。与此同时,双方签署协议书后,被上诉人(袁某)不仅对上诉人(朱某)疏远而且还雇凶伤害上诉人(袁某),因此上诉人(朱某)主张依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来撤销赠与,并确认涉诉房屋的所有权为双方共同所有而非被上诉人(朱某)单独所有;被上诉人(袁某)辩称:《夫妻财产约定协议书》是上诉人(朱某)和被上诉(袁某)在婚姻存续期间自愿达成的合法有效的协议,同时对于该份协议进行了公证,因此上诉人(朱某)主张该涉诉房屋为共有财产的主张并无事实和法律依据。(2)案件事实:原被告双方签订婚前财产协议约定“婚后,甲方(即被告)将乙方(即原告)登记到甲方(即被告)的房产证上,并到房屋管理办理相关手续”。但登记结婚后,被告怠于履行“婚前协议”约定的变更原告为涉诉房屋的共有权人,故原告依法维权向法院提起诉讼。原告诉称:原被告双方签订的“婚前协议”系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婚后被告应该依约履行协助过户义务;被告辩称:“婚前协议”因以财产作为婚姻成立的条件,违背公序良俗,属于无效协议。即使该协议有效,那么也该认定其性质为赠与合同。被告根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主张撤销赠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