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维稳中引入公民参与的困境与路径选择The Dilemma and Realization of Introducing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to Maintenance of Social Stability
杨大路
摘要(Abstract):
公民参与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能够有效拓宽利益诉求渠道,缓和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冲突,对于做好社会维稳工作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然而,在社会维稳的实践探索中,引入公民参与的认识误区及现实困境制约了其作用的有效发挥。要充分发挥公民参与对社会维稳的作用,营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就务必理性审视公民参与在社会维稳中的角色和功效;推动公民参与的制度化建设,畅通体制内参与渠道;促进民间维权组织的发展,提高公民参与的组织化水平。
关键词(KeyWords): 公民参与;社会维稳;利益诉求;社会矛盾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杨大路
DOI: 10.16393/j.cnki.37-1436/z.2012.06.022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 [2][美]塞缪尔.亨廷顿,琼.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的政治参与[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 [3]俞可平.公民参与的几个理论问题[N].学习时报,2006-12-18.
- [4]祈毓.财政支出视角下义务教育均等化研究[J].公共支出与采购,2007,(11).
- [5]王炎.精英主义耶,民粹主义耶?[A].社会学家茶座[C].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 [6][意]帕累托.普通社会学纲要[M].田时纲,等,译.北京:新知三联书店,2001.
- [7][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 [8]朱光磊.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
- [9][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1989.
- [10]王贵秀.是人民代表大会而不是官员代表大会[N].华夏时报,2005-02-23.
- [11][美]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 [1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 [13]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A].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