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十七年合作化小说中心话语的哲理性蕴涵On Philosophy Implication of Central Discourse of Seventeen-years Cooperative Novels
曹金合
摘要(Abstract):
对合作化小说而言,政治话语、革命话语、阶级话语由于有主流意识形态的支持而处于中心话语的强势地位,作家要切实地承担起舆论宣传的任务,为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提供形象的合法化和合理化论证就离不开哲学术语的支持。这样,中心话语内容的哲理权威性和隐含作者的哲理说教性就成为作家进行形象化论证的不二法门,由此也构成了合作化小说的中心话语比较丰富的哲理性蕴涵。
关键词(KeyWords): 十七年文学;合作化小说;中心话语;哲理性
基金项目(Foundation): 菏泽学院2013年度科研课题“十七年合作化小说的叙事研究”(XY13SK07)
作者(Author): 曹金合
DOI: 10.16393/j.cnki.37-1436/z.2014.01.012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王晓路.文化批评关键词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 [2]程光炜.文学想像与文学国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1949~1976)[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
- [3]陈顺馨.1962:夹缝中的生存[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
- [4]陈伟军.传媒视域中的文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 [5]刘志荣.潜在写作1949—1976[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 [6]蒙万夫.柳青写作生涯[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5.
- [7]樊佩佩.从乡土社会到阶级社会:土地改革与阶级划分的权力实践[J].社会科学论坛,2012,(10).
- [8]戴维·波普诺.社会学[M].李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 [9]谭君强.叙事学导论:从经典叙事学到后经典叙事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 [10]伍茂国.现代小说叙事伦理[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
- [1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N].解放日报,1943-10-19.
- [12]朱晓进.非文学的世纪: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文化关系史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 [13]朱水涌.冷战的焦虑:“十七年”文学的文化心态与特征[G]//吴秀明.“十七年”文学历史评价与人文阐释.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