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艾略特作品的历史主义文学观透视On George Eliot's Work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ism Literary View
刘星慧
摘要(Abstract):
历史主义文学观念下的乔治·艾略特的文学文本体现着与当时社会的互动。乔治透过文学的时代背景设置,反应工业革命历史巨变的进程在人性和生活上带来的巨变;用女性角色的不同设定反映在全新的工业社会女性观和文学女性观在未来有可能的发展状态;经由文学中的人物和事件昭示全新的工业革命带来的宗教意识的巨变。乔治·艾略特的笔触所及,是历史与文学互动的结果,带有无法摆脱的浓烈的时代印记。
关键词(KeyWords): 乔治·艾略特;历史主义;文学观念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刘星慧
DOI: 10.16393/j.cnki.37-1436/z.2017.03.007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张金凤.乔治·艾略特: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调和”[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
- [2]马建军.乔治·艾略特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 [3]刘炳善.英国文学简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 [4]陈蕾蕾.乔治·艾略特早期作品的新历史主义解读[J].外国文学研究2002(1):54-60.
- [5]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 [6]高清艳.坡的协和与自我型塑[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9.
- [7]张莹.《霍华德庄园》的新历史主义解读[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2(1):105-108.
- [8]狄更斯.马丁·瞿述伟[M].叶维之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 [9]艾略特.织工马南传[M].曹庸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