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学院学报

1999, (03) 98-100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优化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全面提高学生语言能力

曾建湘

摘要(Abstract):

<正> 一、语言能力的研究给我们的启示 Carrol & Sapon(1959)及Pimsleur(1966)都提出过有关语言能力的概念并设计出相应的测试方法,而对语言能力的较新研究成果来自Peter Ske-han(1989)。他提出,语言能力的基本组成部分是:(1)音位编码能力(phonemic coding ability);(2)语言分析能力(Language analytic ability);(3)记忆力(memory)。但是不同的语言学习者可能是上述部分的不同组合。因此,从理论上说,至少有8种不同的语言学习能力。从Skehan本人1986年的研究来看,他粗略地把学习者分为三类:(1)各种能力平均的学习者(evently profiled learner);(2)分析型学习

关键词(KeyWords):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曾建湘

DOI: 10.16393/j.cnki.37-1436/z.1999.03.034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