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统文化为坐标的现代中国文学史写作——现代中国文学史书写的一个构想The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History Writing by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Coordinates——an Idea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History Writting
张连义
摘要(Abstract):
现代中国文学史学科概念的提出解决了晚清以来文学史面临的一些问题。以传统文化为坐标进行现代中国文学史书写,不仅可以清晰地勾勒现代中国各场域多样式文学发展的脉络,而且也是对传统文化进行清算的一个有效途径,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大有裨益。
关键词(KeyWords): 传统文化;现代性;现代中国文学史;构想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张连义
DOI: 10.16393/j.cnki.37-1436/z.2012.03.006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朱德发.现代中国文学史重构的价值评估体系[J].中国社会科学,2008,(6).
- [2]洪治纲.走向多维的批评空间[J].南方文坛,2009,(6).
- [3]梁鸿.对“常识”的必要反对———当代文学“历史意识”的贫乏与美学误区[J].南方文坛,2009,(6).
- [4]朱希祖.中国古代文学的社会心理[J].新青年,9(5).
- [5]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M].北京:三联书店,2003.
- [6]秦弓.现代文学研究60年[J].文学评论,2009,(6).
- [7]田晓菲,宋子江,江晓红.隐约一坡青果讲方言:现代汉诗的另类历史[J].南方文坛,2009,(6).
- [8]朱德发.重建“现代中国文学史”学科意识[J].福建论坛,2002,(2).
- [9]李书磊.1942走向民间[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 ①自2002年起,朱德发先生先后写了《重建“现代中国文学史”学科意识》(《福建论坛》2002年第2期),《“中国现代文学史”学科的反思与突围》(《东岳论坛》2002年第1期),《关于文学史观的建构》(《东方论坛》2009年第1期)等文章对“现代中国文学史”学科观念进行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