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民道德建设的环境匹配与向度协同On the Environment Matching and Target Synergy of Citizen Morality Construction
胡静
摘要(Abstract):
公民道德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经济、政治体制改革、法制建设、文化建设等各个层面"均衡"着力;同时公民道德建设要立足于中国国情,处理好道德的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在发展中实现"向"与"度"的协调统一,并建立健全社会道德健康发展的多重综合保障机制。
关键词(KeyWords): 公民道德建设;环境匹配;向度协同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胡静
DOI: 10.16393/j.cnki.37-1436/z.2013.03.022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李光耀.论体制改革与道德进步的内在联系[J].中州学刊,1995,(5).
- [2]李仁武.论道德建设的制度伦理环境[J].云南社会科学,2002,(5):17.
- [3]王毅夫.经济发展与中国文化[J].战略与管理,2003,(1).
- [4]汪青松.对当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议的向度分析[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3,(4).
- [5]许博渊.重建道德靠什么[J].书屋,2010,(1).
- [6]钱广荣.论道德建设[J].道德与文明,2003,(1).
- [7]吴奕新.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 [8]许小主.两型社会建设城市规划主体的伦理问题与对策[J].探索,2009,(7).
- [9]杨利民.论社会道德调控与赏罚机制[J].理论导刊,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