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路径研究On the Effective Connection Path between Consolidating and Expanding the Achievements of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李爱军,成栋星
摘要(Abstract):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党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部署。安徽省作为农业大省,通过采取建立有效衔接的领导体制与政策体系,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实施“五大提升”活动等措施,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做出一定成绩,但目前仍面临着农村产业结构承载力不足、部分地区基础设施薄弱、人口流失与老龄化制约乡村经济发展等问题。为进一步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应通过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优化营商环境、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等措施,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关键词(KeyWords):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路径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Y2022D076)
作者(Author): 李爱军,成栋星
DOI: 10.16393/j.cnki.37-1436/z.2024.03.022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高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逻辑关系及政策安排[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9(5):15-23.
- [2]汪三贵,冯紫曦.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逻辑关系、内涵与重点内容[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9(5):8-14.
- [3]胡德宝,翟晨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逻辑、机制与路径[J].政治经济学评论,2022,13(6):71-85.
- [4]庞淼.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内在关系、重点与侧重路径[J].中国西部,2020(5):41-48.
- [5]叶敬忠,陈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顶层谋划、基层实践与学理诠释[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8(5):5-16.
- [6]陈明星.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基本逻辑与实现路径[J].贵州社会科学,2020(5):149-155.
- [7]刘明月,汪三贵.产业扶贫与产业兴旺的有效衔接:逻辑关系、面临困境及实现路径[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57(4):137-144.
- [8]左停.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现实难题与应对策略[J].贵州社会科学,2020(1):7-10.
- [9]王军,曹姣.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现实困境与关键举措[J].农业经济问题,2022(9):100-110.
- [10]豆书龙,叶敬忠.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有效衔接及其机制构建[J].改革,2019(1):19-29.
- [11]张永丽,高蔚鹏.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基本逻辑与实现路径[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3):139-147.
- [12]黄承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战略演进逻辑[J].农业经济问题,2022(6):4-11.
- [13]杨浩,庄天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衔接质效评价与优化路径:以四川省50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为例[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31-45.
- [14]閤小操,陈绍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产业有效衔接:以新疆易地搬迁社区W县P村为例[J].农村经济,2022(12):48-56.
- [15]张宏胜,陈品冬,杨尚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中国农机化学报,2022,43(8):208-215.
- [16]守牢成果振兴可待[N].市场星报,2024-01-29(1).
- [1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N].光明日报,2021-03-23(1).
- [18]邢丹丹.习近平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重要论述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22.
- [19]周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要素结构、现实基础和实践进路[J].菏泽学院学报,2023,45(4):8-13.
- [20]万福玲.菏泽市推动返乡入乡创业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J].菏泽学院学报,2022,44(4):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