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学院学报

2012, v.34;No.137(06) 91-96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八○后文化视阈中的谢晋电影
Xie Jin's Movie in Post-1980s' Cultural Perspective

李宗刚,杜永康,李宁

摘要(Abstract):

谢晋作为在中国电影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导演,一直备受评论界的关注。如何对其进行整体性的评价,对其电影独特的价值与地位作出定位,这也是电影理论界亟需解决的问题。目前,在主流媒体中,我们所看到的批评家主要集中在50后和60后的学者中,而80后的学者还不是很多。我们知道,由于每个人生活的时代不同,其文化视阈以及由此而来的文化阐释也就有着显著的差异。山东师范大学目前这批电影学的硕士研究生,基本上都是80后,在他们的文化视阈中,依然肯定了谢晋"现实主义艺术大师"的地位;谢晋电影的艺术魅力在于其典型的现实主义风格;有必要厘清"谢晋模式"和"谢晋风格"之间的差异;至于转型后的谢晋电影,则似乎迷失了自己的方向,也没有再续以前的辉煌。这标明谢晋在对商业化浪潮自觉规避的同时,并没有找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电影再创辉煌的基本道路。

关键词(KeyWords): 谢晋;《芙蓉镇》;“谢晋模式”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李宗刚,杜永康,李宁

DOI: 10.16393/j.cnki.37-1436/z.2012.06.014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