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欢化理论与《水浒传》阐释The Carnival Theory and the Interpretations of Water Margins
张同胜
摘要(Abstract):
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为人们解读文学作品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从狂欢化的视角解读《水浒传》无疑会有新的理解生成,但是这些理解却是不确切的。对《水浒传》中有关现象的解读应该以具有民族特色的禅宗思想和阳明心学为指导,这比狂欢化理论更符合小说的实际情况。
关键词(KeyWords): 《水浒传》;狂欢化理论;禅宗思想;市民趣味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张同胜
DOI: 10.16393/j.cnki.37-1436/z.2008.01.007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M]//诗学.北京:三联书店,1988:176.
- [2]梅兰.对象世界与关系世界:席勒的审美教育思想与巴赫金狂欢化思想比较[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2(2).
- [3]北冈诚司.巴赫金:对话与狂欢[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 [4]陈平原.小说史研究方法散论[M]//陈平原自选集.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204.
- [5]陈文新.传统小说与小说传统[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199-200.
- [6]曹开英.论水浒传的狂欢化叙事[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
- [7]张同胜.水浒传叙事结构的文化阐释[J].明清小说研究,2006(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