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人物塑造看电视剧《水浒》的文学改编意识On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Literature Adaption of TV series Water Margin through Characterizing Images
王凡
摘要(Abstract):
《水浒传》作为我国古代英雄传奇小说的代表作,在1983年被山东电视台改编拍摄成为电视剧《水浒》。该剧主创者在尊重原著精神的基础上对其人物形象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改编式塑造,并通过人物出场的独特设计、人物内心的影像透视、人物形象的有意增加和反面形象的人性化塑造等不同方面来使小说人物更显丰满、立体,较好体现出文学改编创作中忠实性原则与创新性思维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KeyWords): 《水浒传》;电视剧《水浒》;人物形象;文学改编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王凡
DOI: 10.16393/j.cnki.37-1436/z.2012.06.004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李希凡.沉沙集——李希凡论《红楼梦》及中国古典小说[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 [2]金圣叹批评第五才子书水浒传[M].施耐庵,原著,金圣叹,评点.天津:天津古籍出版,2006.
- [3]竺青.名家解读《水浒传》[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 [4]马成生.水浒通论[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4.
- [5]陈洪,李建国,雷勇.中国小说通史:明代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 [6]许南明,富澜,崔君衍.电影艺术词典[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 [7]黄会林,绍武.黄会林、绍武文集:影视文化研究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 [8]福斯特.小说面面观[M].冯涛,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 [9]《水浒争鸣》编委会,湖北省《水浒》研究会.水浒争鸣:第四辑[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85.
- [10]施耐庵,罗贯中.水浒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 [11]《水浒争鸣》编委会,湖北省《水浒》研究会.水浒争鸣:第二辑[M].武汉:长艺文艺出版社,1988.
- [12]彭吉象.影视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 [13]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四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 [14]仲呈祥.十评飞天奖[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