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学院学报

1996, (01) 6-11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苏轼诗中的品格美

张尹炫

摘要(Abstract):

<正> 在宋代诗歌的瀚海中,体现品格美的内容较之以前和以后任何朝代的诗歌,都更为突出。宋代士人重品节,讲究操守几乎成为一种普遍的时代风范。如:王禹称诗云:“迁谪独熙熙,襟怀自担夷。孤寒明主信,清直天上知……松柏寒仍翠,琼瑶涅不缁。”(《谪居感事》)林逋诗云:“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书寿堂壁》)。欧阳修也有“丹心未死唯忧国,白发盈簪盍挂冠”(《摄事斋宫偶书》)之句。这些诗句都吐露了宋代文人的心曲,体现出一种清逸高雅,刚正不阿、光明磊落、超凡脱俗的品格,因此,缪钺在《论宋诗》中说:“宋诗之美在气骨。”霍松林在《论宋诗》一文中也指出:“宋诗的精神就是一种有品节有涵养的精神。”刘乃昌先生在《宋诗论略》一文中把“高品逸韵”列为宋诗“鲜明个性与特色”的第一个方面。他说:“宋代士人重视名节,写诗多倡志气,寄情操,因而体现浩气高品、逸怀清操的诗章丛出不穷,为宋代诗坛增添了馨香和异彩。”由此可知,宋代诗人极为重视品格美,情操美。那么,为何宋诗中表现品格美的内容如此突出呢?这和宋代特殊的文化背景有关。首先从儒家诗教的影响谈起,孔子说过:“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而且要求“温柔敦厚”、“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古代早有所谓“立?

关键词(KeyWords):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张尹炫

DOI: 10.16393/j.cnki.37-1436/z.1996.01.002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