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红楼梦》评点中与王婆有关的批语Aunt Wang in the Comment of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in the Qing Dynasty
何红梅
摘要(Abstract):
清代《红楼梦》评点引入《水浒传》王婆的四则评语,都是关乎人物描绘和情事叙写,一则出自《金瓶梅》王婆,三则出自《水浒传》王婆。分析可见王婆形象因太过于经典,其意象特质又呈多维,因而其在古代小说的叙事功能及文学意义上非常独特。
关键词(KeyWords): 清代;《红楼梦》评点;王婆;批语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何红梅
DOI: 10.16393/j.cnki.37-1436/z.2022.04.001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寇国尚.《红楼梦》张汝执批语辑录[M].香港:香江出版有限公司,2021:172.
- [2]冯其庸.八家评批《红楼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1505.
- [3]王伯沆.王伯沆《红楼梦》批语汇录[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487.
- [4]哈斯宝.新译《红楼梦》回批[M].亦邻真,译.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105.
- [5]涂瀛.红楼梦论赞[M]//一粟.《红楼梦》资料彙编.北京:中华书局,1964:139.
- [6]陈曦钟,侯忠义,鲁玉川.《水浒传》会评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26.
- [7]李汉秋,陆林.黄小田评点《红楼梦》[M].合肥:黄山书社,1989:719.
- [8]关祥可.马泊六的典型代表——浅论《水浒传》中的王婆[J].水浒争鸣,2009(10):568.
- [9]陶宗仪.南村辍耕录 [M].文灏,点校.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143.
- [10]陈庆浩.新编《石头记》脂砚斋评语辑校[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7:461.
- [11]郑庆山.脂本彙校石头记[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631.
- [12]吴秀华.谈金瓶梅中的媒婆形象[J].明清小说研究,1998(3):117-124.
- [13]杨琳.偷情为什么叫“挨光”?[J].古典文学知识,2019(6):148-153.
- [14]秦修容.《金瓶梅》会评会校本[M].北京:中华书局,1998:90.
- [15]何红梅.清代《红楼梦》评点中与曹操有关的批语[J].济宁学院学报,2021(4):44-48.
- [16]杨志平.论古代小说代指性人物的叙事功能及其文学意义——以王婆描写为中心[J].学术论坛,2016(8):92-99.
- [17]张雷远.王婆意象的多维特质[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7(4):80-83.
- ①《红楼梦》引文据冯其庸《八家评批〈红楼梦〉》,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版,特殊情况另注。
- ②《红楼梦》评点,从乾隆十九年(1754)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到完成于1938年的王伯沆评点《红楼梦》,40多家中可见者有20多家。本文“清代《红楼梦》评点”是指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脂砚斋、张汝执、东观主人、王希廉、陈其泰、张子梁、哈斯宝、张新之、黄小田、姚燮、佚名氏、王伯沆等十余家。张子梁《评订红楼梦》今藏山东省图书馆,张子梁评据此本。
- ③《水浒传》引文据《水浒传会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不另注。
- ④ 此与第67回写贾琏先已起身,凤姐方知此事不合。
- ⑤《金瓶梅》引文据秦修容《金瓶梅会评会校本》,中华书局1998年版,不另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