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初小说的现代特质——以“哀情小说”、“倡门小说”为主On Modern Characteristics of Novels——"Mainly on the Sentiment Novel" and "Prostitutes Novel"
侯运华
摘要(Abstract):
民国初年,伴随着社会转型,作家的主体意识发生变化,无论是自觉承担启蒙济世的的重任,还是对小说使命的认知,均与传统迥异。这种变化影响到小说创作,既产生了新的形象,也促使内蕴更新,凸显出人本意识;同时导致小说叙事特征的变革,限知叙事视角的引入、"革命﹢恋爱"叙事模式的产生以及心理描写等叙事特征的嬗变,凸现出中国小说现代化的特质。
关键词(KeyWords): 民初小说;现代特质;主体意识;文本风貌;叙事特征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梁启超与20世纪中国文学”(07BZW044)
作者(Author): 侯运华
DOI: 10.16393/j.cnki.37-1436/z.2012.01.012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吴松,等.饮冰室文集点校:第一集[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
- [2]陈平原,夏晓红.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 [3]何海鸣.何海鸣致周瘦鹃的信[N].半月.1921-12-13.
- [4]佚名.读新小说法[N].新世界小说社报,1907-07.
- [5]徐枕亚.中国近代小说大系:玉梨魂[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3.
- [6]范伯群,范紫江.倡门画师何海鸣代表作[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
- [7]范伯群,范紫江.人情才子毕倚虹代表作[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
- [8]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