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字形识别研究On the Affecting Factors and Theory of the Processing of Font of Chinese Characters
马晓风,刘颖
摘要(Abstract):
影响字形识别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笔划、部件、字频、字形结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语音等。有关字形识别的理论有很多,各种理论虽然都能解释一些问题,但是在某些方面均有着一定不足,不管怎样,它们都对字形研究有贡献。
关键词(KeyWords): 汉字;字形;部件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马晓风,刘颖
DOI: 10.16393/j.cnki.37-1436/z.2007.03.017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傅永和.汉字结构及其构成成分的分析和统计[J].中国语文,1985,(4).
- [2]朱晓平,顾泓彬.汉字词识别研究的现状[J].心理科学,1992,15,(1).
- [3]张积家,王惠萍,张萌,等.笔画复杂性和重复性对笔画和汉字认知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2,(5).
- [4]张武田,冯玲.关于汉字识别加工单位的研究[J].心理学报,1992,(4).
- [5]Taft M,Zhu X.The representation of bound morphemes inlexicon:A Chinese study[C].//Feldman L B.Morpho-logical as-pect of language processing.Hillsdale,NJ:Lwarence Erlbaum.1995:293-316.
- [6]彭聃龄,舒华,陈煊之.汉语认知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99-103.
- [7]上海汉语拼音文字研究组.汉字信息字典[Z].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187-198.
- [8]王.普通心理和实验心理学研究[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90-100.
- [9]高定国,钟毅平,曾铃娟.字频影响常用汉字认知速度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1995,(4).
- [10]喻柏林,曹河圻,冯玲,等.汉字形码和音码的整体性部件识别的影响[J].心理学报,1990,(3).
- [11]彭聃龄,舒华,陈煊之.汉语认知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23-27.
- [12]彭瑞祥,喻柏林.不同结构汉字的研究[C]//普通心理学与实验心理学论文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182-194.
- [13]陈传峰,黄希庭.结构对称性汉字视觉识别特点的实验研究[J].心理学报,1999,(2).
- [14]张积家,张厚粲.汉字认知过程中整体与部分关系论[J].应用心理学,2001,7(3):57-62.
- [15]谭力海,彭聃龄.汉字的视觉识别过程:对形码和音码作用的考察[J].心理学报,1991,(3).
- [16]毕彦超,周晓林,舒华.心理词典中不同表征间的激活扩散[J].心理学报,1998,(3).
- [17]彭龄.汉语认知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 [18]沈模卫,朱祖祥.整体汉字字形识别过程探索[J].应用心理学,1995,(2).
- [19]喻柏林,曹河圻.汉字结构方式的认知研究[J].心理科学,1992,(5).
- [20]喻柏林.汉字字形知觉的整合性对部件认知的影响[J].心理科学,19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