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学院学报

1990, (04) 33-35+32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论《女神》的革命浪漫主义特色

邓翠芳

摘要(Abstract):

<正> 郭沫若是我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文学家,在诗歌、历史剧、散文、传记等领域内均取得了卓越成就。特别是他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中国文学史诗歌创作的新纪元。他的诗歌自由奔放热情澎湃,形式多变活泼,如诗人所说:“我愿打破一切诗的形式来写自己能够够味的东西。”(《沸羹集·序我的诗》)郭沫若的诗歌有的是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理想的向往。对黑暗现实的揭露,引起人们对社会现实的反抗;对未来、理想的描绘,鼓舞人民的革命信心。特别是后者在诗人的创作中表现更为

关键词(KeyWords):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邓翠芳

DOI: 10.16393/j.cnki.37-1436/z.1990.04.008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