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春秋决狱”看中国古代法律的儒家化Discussion of Confucianism of Law in Ancient China through "Adjudicating Cases by Chunqiu"
张泽义
摘要(Abstract):
法律儒家化是中国古代法律发展的一个重要过程,儒家思想向法律的渗透影响着中国法律的走向。西汉中期,随着儒家独尊地位的确立,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正统法律思想得以形成。"春秋决狱"是法律儒家化的开端。此后,在官方的认同和儒学大师们的推动之下,儒家法律思想全面贯注到了古代立法与司法领域。
关键词(KeyWords): 法律儒家化;春秋决狱;法家思想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张泽义
DOI: 10.16393/j.cnki.37-1436/z.2010.01.002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 [2]汉书.应劭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3.
- [3]通典:卷六十九[Z]北京:商务印书馆,1935.
- [4]太平御览:卷六百四十引[Z].北京:中华书局,1960.
- [5]礼记.标题疏[Z].
- [6]许慎.说文解字[M].
- [7]瞿同祖:瞿同祖法学论著集[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 [8]管子.卷一五.任法[Z].
- [9]晋书.刑法志[Z].北京:中华书局,1974.
- [10]魏书[Z].北京:中华书局,1974.
- [11]旧唐书.刑法志[Z].
- [12]荀子.卷一二.正论篇[Z].
- [13]张晋藩.中国法制史[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9.
- ①九章律虽然兼蓄诸法,但基本上是以惩奸为目的的刑法典,随着国家事务的增加,与皇权的膨胀,需要制定行政与礼仪的法律,于是汉高祖刘邦命儒生孙叔通制定有关朝仪的专律———傍章律十八篇。
- ②东汉时期,引经注律极为兴盛,儒学大师们一方面通过释字求义,使得汉律的概念更为准确,语言更为简练,另一方面,他们利用律学章句的形式把儒家思想进一步灌输到法律之中,进一步推动了汉代法律的儒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