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甲电影魅力与城市科幻底蕴的契合共生——论《环太平洋》中的城市性The Combination and Symbiosis between the Charms of Mech-Movies and the Urban Science Deposits——On the Urbanity in Pacific Rim
叶勤,雷亚明
摘要(Abstract):
电影诞生于城市,又发展于城市,城市和电影的联系演化为一种“复杂而多元的互动关系”,这一互动关系又在电影创作、电影文学和电影产业等多方面都能得以体现。而科幻电影所代表的重工业水平和大体量制作,也只有定位于科技、经济、商业和人才集中地的城市,才能使得其所承载的科幻逻辑、工业需求、背景环境、制作条件以及感官冲击得到有力的支撑。城市的华灯璀璨、摩天大楼能为科幻电影所描绘的风云变幻、五彩斑斓的想象空间提供最直观的视觉采纳,城市的定位和参与也为这类以视效感官冲击为卖点的科幻电影构建了能够支撑其科幻理论基础的叙事逻辑和表达空间。
关键词(KeyWords): 科幻电影;机甲;城市性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叶勤,雷亚明
DOI: 10.16393/j.cnki.37-1436/z.2022.06.001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黄鸣奋.机甲:科幻电影中的人机共同体想象[J].百家评论,2021(6):106-116.
- [2][3]张经武.电影的“城市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3、26.
- [4]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7:319.
- [5]陈犀禾,黄望莉.电影与都市:都市经验、视觉空间与电影消费[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1:1.
- [6] 林品.《环太平洋》:数码奇观与霸权建构[J].创作与评论,2015(14):84-89.
- [7] 齐伟.吉尔莫·德尔·托罗:电影“顽童”的一点着迷[J].当代电影,2015(10):127-133.
- [8]周诗岩.建筑物与像:远程在场的影响逻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13.
- [9]曹磊,赵婧.科幻电影中的未来城市设计[J].电影文学,2011(12):31-32.
- [10]林品.全球化与数码转型双重背景下好莱坞的自我调适:以影片《环太平洋》为例[J].当代电影,2015(2):158-160.
- [11]张经武.介入与植入:城市在电影中的存在方式和意义[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9(2):22-29.
- [12]威廉·福格特.生存之路[M].张子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21.
- [13]陈光磊.环保电影的类型分析及生态诉求[J].生物学通报,2014,49(11):41-45.
- [14]王瑞红.环保电影传递绿色发展新理念[J].环境教育,2016(4):51-53.
- [15]林品.机甲电影的怪兽内核:对好莱坞电影《环太平洋》的候症式分析[C]// 油画与当代社会艺术手册.2014:105-125.